Monthly Archives: May 2009

第十三章 唐代經典輸入日本之著錄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十二章 奈良佛寺與唐寺之關係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十一章 奈良佛教六宗之傳承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十章 鑑真東征弘傳戒法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九章 唐人歸化和印度人、西域人之東渡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1 Comment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續)

第三節 遣唐留學生對日文化之貢獻 顯示頁碼 關閉頁碼 回目錄 遣 唐使主要目的,在吸收唐代文化,故每次遣唐使往返時都携多數留學生,接送留學生無異為遣唐使主要任務。在唐朝二百六十餘年間,日本先後遣使入唐通聘在二十 次,平均約二十年始有一次遣唐使來往中日之間,實際上搭遣唐使舶入唐入留學生、學問僧,其人數較少(請參閱本章各節入唐留學生及學問僧表),而自覓商舶或 乘新羅使舶入唐者,為數當不少。唯這一類留學生,或學問僧,因非日廷派遣,故官書未記載其事蹟,無從稽考。另有部分官派之留學生,雖學成歸國,因門第家世 不顯,終身默默無聞,而未留名於青史者,亦復不少。前列入唐留學生二十七名中,歸國後僅有吉備真備一人在仕途上有殊榮外,餘皆默默無聞。 遣唐留學生,不獨在唐朝學得多種學藝與宗教,傳入日本,當其回國時,大都携有書籍、經卷、佛具、器物等,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搬運困難,故所携書籍、物品,多屬珍本。在奈良朝以前因史籍上未 P.144 載,故無從稽考。唯自奈良朝以後,因有史籍可考,留學生携歸書籍,其中當以吉備真備帶回最多。計有唐禮一百三十卷、大衍曆一卷、大衍曆立成十二卷、測影鐵 尺一枚、銅律管一部、鐵如方響寫律管序十二條、樂書要錄十卷、絃纒漆角弓一張、馬上欲水漆角弓一張、射甲箭二十隻、平射箭十隻、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二卷。 玄 昉携歸經論五千餘卷,行賀携歸聖教要文五百餘卷。就中以真備携歸書籍,對日本各種制度改革發生極大啟發作用。唐禮,對日廷禮儀之規定影響甚鉅,大衍曆經及 大衍曆立成,對於日本曆法改革,亦有密切關係。奈良時代唐樂興隆,即受吉備携歸樂書樂器之啟發。吉備在唐留學期間對於築城及戰術,亦多所研究,後任太宰大 貳時,曾獻策建築前國怡土城,惠美仲滿之亂時,因採用真備之戰術,終把賊軍悉數捕獲與殲滅(註一)。 由於遣唐使目的,在輸入唐代高度文化,故使節人選多為當時日本國內之第一流人物,其隨行人員亦多為歸化人,無論對中國文化造就或品格修養,均居第一等。唐 代文化鼎盛,玄宗時代,唐朝之官庫書籍充塞,開元十九年(七三一年)冬,玄宗臨幸集賢院之際,四庫書總數有八萬九千卷,其中經庫有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卷、 史庫有二萬六千八百二十卷、子庫有二萬一千五百四十八卷、集庫有一萬七千九百六十卷(註二)。天寶十二年(七五二年),日本第十二次遣唐使前來中國時,玄宗曾准許大使藤原清河等縱覽府庫之一切書籍,並開放裝飾有三史九經之教殿,供其參觀(註三)。由於使節人員在唐期間,不僅飽覽中國珍藏書籍,又携回許多珍貴史籍,以致得參入各種政治制度建立,對於日本文化制度之發達,貢獻頗大。其中以吉備真備最為顯著,其在太宰府任太貳時,曾出任東海、 P.145 南海、西海諸節度使,仿唐式製造綿質襖冑各二萬二百五十具,以四十五具為一組,共分為五類。因五行之色而盡染板為碧、赤、黃、白、黑(註四)。 天豐寶字七年(七六二年),淳仁天皇廢儀鳳曆採用新的大衍曆,確係吉備真備所奏請者。嵯峨天皇弘仁九年(八一八年),菅源清公任式部少輔時,曾奏請令天下 之儀式,男女之衣服,悉依唐制。改五位以上之位記,皆從漢式。此外對於諸宮殿院堂門閣等亦皆仿唐式,重新裝以扇框,並採取唐朝百官朝拜天子時之儀節,制定 百官朝拜天皇時之舞踏儀式,亦為菅源清河公所奏請施行者(註五)。 其他律令制度仿唐式,不勝枚舉。又第十九次遣唐使判官藤原貞敏為彈琵琶之名手,在唐時曾師唐之琵琶名家劉二郎學妙曲,劉氏驚賞其才華,贈以曲語十卷,並妻 以愛女,當其回國時,劉二郎贈貞敏以紫檀、紫藤琵琶各一面。貞敏回日後,先後出任仁明、文德、清和等三代天皇雅樂師,掃部頭之職(註六)。 至於畫師入唐後,亦頗為活躍,以模仿唐代名畫風景,例如第十九次遣唐使藤原常嗣在登陸中國,於赴長安途次揚州時,於龍興寺法華道場瑠璃殿南廊之壁上,看到 所懸掛之梁朝畫家韓幹所畫南岳、天臺兩大師畫像,乃命其其傔從栗田家繼以絹本模寫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其事云:「三月始畫南岳天臺兩大師像兩舖 各三副,昔梁代有韓幹,是人當梁朝為畫手之第一畫家,若畫禽獸像,及乎著其眼,則能飛走,尋南岳大師顏影,寫著於揚州龍興寺,勅安置法花道場瑠璃殿南廊壁 上,乃令大使傔從栗田家繼寫取,無一虧謬,遂於開元寺令其家繼圖絹上容貌衣服之體也,一依韓幹之樣」(註七)。日本遣唐使主要的目的,即在輸入唐代文物,是故每次遣唐使,不但在唐時間習學唐代進步的技術及優秀的藝能,而回國時,又提帶大批文物史籍及珍品寶物,現在奈良正倉院所 P.146 藏唐代文物,大部分為遣唐使所携歸者,其對於日本物質文明之啟發,有極大之影響。假使沒有遣唐使及留學生、學問僧之入唐輸入大唐時代光輝燦爛之中國文化,則日本文化之發展,當不知要延遲若干世經,這是日本史學家所共認者。 據「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註八)隋唐携歸書籍,總共一萬五千五百十六卷,其內容如下: P.147 一、易家 一百十七卷 二、尚書家 一百十三卷 三、詩家 一百六十六卷 四、禮家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中日佛教交通史 蔡序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先史以前中倭之關係 第二節 吳越先民最早之東渡 第三節 中國文化之東漸 第四節 近世偉人之遠見 第二章 先秦以前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從民族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從考古學上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從古代朝鮮看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從古代海流看中倭之交通 第三章 周秦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周代中倭之交通 第二節 秦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徐福東渡之航路 第四節 神武天皇並非日本人民 第五節 徐福是否為神武天皇 第四章 漢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一節 日本史書與我國正史之比較 第二節 兩漢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三節 曹魏時代中倭之交通 第四節 日本國號來源與倭音讀法 第五節 秦漢先民對日文化之貢獻 第五章 南北朝時與倭之交通 第一節 南朝與大和朝廷之交通 第二節 中國文化對日本之影響 一、漢文學之輸入 二、工藝技巧之輸入 三、佛教經像之輸入 第六章 聖德太子新政與篤敬三寶 第一節 聖德太子之新政 第二節 發揚佛教獎勵藝術 第七章 隋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第一節 隋日通使之往來 第二節 遣隋使及文化之移植 第三節 歸化人策動大化之革新 第四節 隋代文化對日之影響 第八章 唐代中日佛教之交通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Daily Philosophy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