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ne 2011

龍藏撰集百緣經11到20陳中備批註白話翻譯未最終審定稿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船师请佛度[原文是“度”,第149页]水缘十一  【经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诸船师[船师:船夫]。止住河侧。尔时如来将诸比丘。诣彼聚落。欲度于水化诸船师。是诸人等。见佛来至。各怀欢喜。乘船度水。前礼佛足白言。世尊。明日屈意。乘船度水。佛即然可。庄严[庄严:修饰]船舫。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汙秽不净。竖立幢幡[幢幡:指佛、道教所用的旌旗。从头安宝珠的高大幢竿下垂,建于佛寺或道场之前。分言之则幢指竿柱,幡指所垂长帛]。香水[【香水 】梵语gandha-va^ri。指含有香气之净水。系混和诸种香而成,用于身体之灌沐或诸物之洒净。如方广大庄严经卷三(大三·五五四下):‘梵释诸天 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龙王下二水,冷暖极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二七上):‘凡作綖,当择上好细 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皆其例。后有加持香水之作法,即以所加持之香水奉灌身体,或散道场,或洒诸物,用于洒净等。然在密教中,香水主智德,故其所 调之香亦因修法种类之异而不同。[长阿含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二十七、阿娑缚抄卷一胎灌记本]]洒地。散众妙华庄严船舫。待佛及僧。尔时世尊。明日时到。将诸比丘。往至河侧。乘船度水。至彼聚落。敷座[敷座:鋪設坐具]而坐。诸船师等。察众坐定。手自斟酌肴膳饮食。供养讫已。皆于佛前。渴仰闻法。尔时世尊即为如应说四谛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供养。及度于水。恠未曾有。前白佛言。如来先世。宿植[原文是“植”]何福。今者乃[乃:竟]有如是自然供养。及以度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分别:辨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无量:难以计算。世:时代]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阎婆。将诸比丘。游行他国。教化众生。至一河侧。有诸商客。赍持珍宝。从他邦来。到彼河岸。见佛世尊及六万二千阿罗汉众。深生信敬。前白佛言。欲度水耶。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佛僧已。唯愿世尊。在前而度。傥有劫贼。夺诸比丘衣钵所须。尔时世尊即便度水。为诸商人。种种说法。各怀欢喜。发菩提心。即授商主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广度:普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商主者。则我身是。彼时商客者。今六万二千阿罗汉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恶趣:恶道,地狱,恶鬼,畜生]。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自致:竭尽自己的心力。《论语·子张》:“ 曾子 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很多船夫,住在河旁。那时如来带领着众比丘来到船夫们居住的村落,想借着渡河的机缘度化这些船夫。船夫们见到佛陀来到,都满怀欢喜,乘船渡河来到佛前顶礼佛足,说道:释尊明日是否可以屈尊乘船渡河?佛就同意了。船夫修饰了船只,治理平整了道路,除去了断瓦碎石等污秽不净的东西,竖立起旌旗,用含有香气的净水洒散在地上,散布各种各样奇妙的香花来装饰船只,等待佛及僧人的到来。那时释尊在第二天时间到了的时候,带领着众比丘来到河边,乘船渡河,来到船夫们的村落,施设坐具安坐下来。船夫们等释尊及众比丘安坐停当后,亲手奉上美味佳肴种种膳食。供养完了以后,都来到佛前,渴望听闻正法。此时,世尊为他们相应地宣说了四谛法。船夫们心识开悟意识解会,有证得须陀洹果的、有证得斯陀含果的、有证得阿那含果的,甚至发无上菩提心的。这时众比丘见到了这样的供养和渡河的因缘,奇怪于从来没有见过,上前问佛:如来您过去世培植了何种福德,现在竟然有像这样自然而然的供养及渡河因缘?于时,世尊告诉众比丘:“你们仔细听,我会为你们辨别解释说明的。以前难以计算的时代的时候,在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名称是毗阎婆。带领着众比丘,在其他国家游方行脚,教导度化众生。来到一条河边时,遇到众商人,带着珍宝,从其他国家来到河边。这些商人见到毗阎婆佛世尊和六万二千阿罗汉们,生起深深的信心与恭敬。上前对佛说:“您是要渡河吗?”佛随即应允了。这些商人陈设了佳肴美食,供养毗阎婆佛和众比丘后,对佛说:“希望世尊先行渡河,以防有盗贼来劫夺比丘们的衣钵资具等物品。”那时佛就渡河了。然后佛为商人宣说了种种佛法,使得他们个个欢喜,发菩提心。毗阎婆佛随即给商人的首领授记:“你在未来时代,会成为佛,名号是‘释迦摩尼’。普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诉众比丘:想知道那时商人的首领吗?就是我的前身。那时的那些商人,就是现在的六万二千阿罗汉,都是由于那时供养佛的缘故,在难以计算的时代里,不会堕落到地狱,恶鬼,畜生等恶道之中,天上和人间常常享受快乐,直到今天,竭尽自己的心力成为了佛。所以有人众和天众来供养我。”其时,众比丘听闻佛的宣说,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灌顶王请佛缘十二  【经文】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世尊将诸罗汉六万二千。诣拘毗罗国。彼诸民众。禀性贤善慈仁孝顺。意志宽博。于时如来作是念言。吾今当作牛头栴檀重阁讲堂。化彼民众。作是念已。时天帝释知佛心念。即共天龙夜叉鸠槃荼等。各各赍持牛头栴檀树。奉上世尊。为于如来。造大讲堂。天诸床榻卧具被褥。天须陀食[梵语的音译。指甘露。《法苑珠林》卷六:“四天王天并食须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体,已转成身。是须陀味园林池苑并自然生。”《大方便佛报恩经·优波离品》:“天须陀食自然百味,百千伎乐以自娱乐。”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四:“须陀食,或云修陀,此天食也。修陀,此译白也。”]。自然备有供养佛僧。时彼民众。见是事已。恠[guai4同【怪】字。]未曾有。各作是言。今者如来乃[乃:竟然]能有是大功德利。乃感诸天置斯供养。即共同时往诣佛所。前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诸天所献供养及以床榻。叹未曾有。而白佛言。不审如来。宿植[原文是“植”,第150頁]何福。乃使诸天置斯供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梵行。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灌顶王所。闻佛来至。出城奉迎前礼佛足。请佛及僧。临顾屈意。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寻便安置重阁讲堂。床榻卧具。及诸肴膳。供养三月。复以妙衣。各施一领。佛便为王。种种说法。心怀欢喜。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过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灌顶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六万二千阿罗汉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第151頁] 【白话】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那时,世尊带领六万二千阿罗汉,来到拘毗罗国。那个国的民众,禀性贤慧善良、慈悲[]、仁爱、孝悌恭顺,心意志向宽大博厚。那时,如来这样想到:我如今要建牛头旃檀重阁讲堂[【重阁讲堂 】(堂塔)在中印度毗舍离国猕猴池边大林中。五分律一曰:‘后之毗舍离住猕猴河边重阁讲堂。’杂阿含经三曰:‘一时佛住毗耶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大涅槃经上曰:‘一时佛住毗耶离大林中重阁讲堂。’。最好用“重阁讲堂”的原文。],来度化这个国家的民众。世尊生起这个念头后,即时帝释天就知道了佛的心念,随即和天龙夜叉鸠槃荼等各各手持牛头旃檀树,献给世尊,为如来营造大讲堂。诸天所享用的床榻、卧具、被褥和天的甘露食物,自然完备,供养佛和僧众。那时,彼国的民众见到如此事,奇怪于从来没有过。众人各个说道:今日如来竟然能有如此的大功德利益,竟然感得天人们置办这样的供养。于是,大众一起来到了佛陀的住所,顶礼佛足,退步站立一侧。佛陀随即为他们宣说四谛法,大众心识开悟意识解脱,有证得须陀洹的,有证得斯陀含的,有证得阿那含的,甚至有发出无上菩提心的。这个时候比丘们看见到天人们所奉献的供养以及床,榻等用具,慨叹从来没有过,问佛道:不知道如来过去生中,培植了何种福德,竟然能使得天人们置办这样的供养?那时候,世尊告诉众比丘,你们仔细听,我会为你们解释说明和辨别。过去非常久远的时代,在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梵行’。带领比丘们游方行脚,教导度化众生,来到灌顶王的国土。灌顶王听闻世尊前来,出城迎接,顶礼佛足。礼请佛及众比丘:大驾光临,请委屈你们接受三个月的四事供养。佛就许可了。灌顶王随即置办重阁讲堂及床榻、卧具和美味佳肴,供养了三个月。又用珍妙的衣服,各人供养一件。世尊便为灌顶王宣说了种种的妙法,王心怀欢喜,发出了菩提之心。梵行如来随即为灌顶王授记:你于未来世,必当成为佛,佛号是‘释迦摩尼’,度化的众生不能够计算测量。”世尊告诉比丘们:“要知道当时的灌顶王就是我的前身。那时众位大臣,就是现在的六万二千阿罗汉。都是由于当时供养梵行如来的缘故。不能计量的世代中不堕落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天上和人世间常常享受快乐,直到今天,竭尽自己的心力成为了佛。所以有人众和天众来供养我。”那时,众比丘听闻世尊说法,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法护王请佛洗浴缘十三 【经文】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贾客。往诣他邦。贩买求利。涉路进引。到旷野中。迷失径路。靡知所趣。值天暑热。渴乏欲死。各各跪拜诸天神等。以求福祐。皆无有感。时诸商人中。有一优婆塞。白众人言。如来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受苦厄。而往拔济。我等今者。咸共至心。称南无佛陀。以救苦厄。时诸商客。闻是语已。各各同声。称南无佛陀。愿见救济此诸渴热。于时如来遥闻众客称佛名号。与天帝释寻往到彼诸贾客所。降大甘雨。热渴得除。各怀欢喜。达到本国。请佛及僧。佛即然可。竖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诸妙华。烧种种香。备办肴膳。往白世尊。唯圣知时。食具以[原文是“以”]办。尔时世尊著衣持钵。将诸比丘。往至其家。受彼供已。时诸商人渴仰闻法。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植何福。乃使商客置斯供养。复获道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栴檀香。将诸比丘。诣法护王国。值天亢旱。苗稼不收。王闻佛来。将诸群臣。奉迎世尊。受我三月四事[四事:房舍、衣服、饮食、汤药]供养。佛即然可。于其城内。复造浴池。洗浴佛僧。发大誓愿。持此功德。愿天帝释。降大甘雨。遍阎浮提。润益苗稼给济众生。发是愿已。天寻降雨。莫不蒙赖。即造八万四千宝瓶。盛佛浴水。赐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城各与一瓶。敕令造塔而供养之。因发无上菩提之心。时栴檀香佛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法护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是故今者得致成佛。故有八[原文是“八”。第152頁。]天[八天:指色界之四禅天与无色界之四空处。即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舍卫大城中,有五百位商人,前往他国贩买货物,希求利益。商人们沿路前行,来到旷野中,迷失了道路,不知该往何处去。正好碰上天气酷暑炎热,商人们口渴乏力得就要死了。各自跪下来叩拜天神等,祈祷赐福保佑,但都没有感应。这时,商人中有一位优婆塞,告诉大家:“如来世尊时常以广大慈悲之心,全天观察众生,谁受到苦难困厄,就前往拯救。我们今天,一起以至诚之心,称念南无佛陀,凭借(称念佛号)使得苦难困厄得到拯救。”那时众商人,听到优婆塞所说,各各同声称念南无佛陀,祈愿佛陀救拔他们的饥渴和热恼之苦。这时候,如来远远听到了商人们称念佛号,与天帝释即刻来到那些商人所在之处,降下甘露大雨,解除了热恼饥渴。商人们都心怀欢喜,回到自己的国家,礼请佛陀和僧众,佛就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商人们竖起旌旗,悬挂很多宝铃,用和有香料的净水洒散地面,散布各种各样的奇妙鲜花,燃烧各种各样的香,准备了丰盛的佳肴膳食。商人们前往世尊的住所,说:“供养器具和食物已经准备妥当,只有圣者您知道应供之时。”这时,世尊披好袈裟,手持钵盂,带着众比丘,来到商人们的家。世尊和众比丘僧们接受完供养之后,商人们渴求听闻佛法,佛就为他们宣说了种种的佛法。商人们心识悟开意识解脱,有证得须陀洹果的、有证得斯陀含果的、有证得阿那含果的、乃至于有人发出了无上菩提之心。这时,众比丘见到这些事情以后,问佛道:“如来世尊,您宿世培植了什么样的福德,能使商贾们置办如此的供养,还使他们得到了道果?”这时,世尊告诉比丘们:“你们仔细听,我会为你们解释说明和辨别。在过去,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号‘栴檀香’。带领众比丘来到法护王的国土。当时正值大旱,秧苗庄稼没有收成。国王听说佛来到,带领大臣,奉迎世尊,请求世尊接受三个月的房舍、衣服、饮食、汤药等四事供养。佛就答应了他。王在他的城内,又建造了浴池,供养佛和众比丘沐浴,发大誓愿:凭借这样的功德,祈愿天众和帝释天,降下甘露大雨,周遍阎浮提世界,滋润利益秧苗庄稼供给接济众生。王发了这样的大愿之后,天上随即降下大雨,没有不受到恩泽的。王随即造了八万四千个宝瓶,盛满了佛的沐浴之水,赐给阎浮提世界八万四千城各城一瓶,发布命令造塔供养。国王因为发了无上菩提之心,这时栴檀佛就为国王授记:“你在未来的时代,会成为佛,名号是释迦摩尼,广度众生,不计其数。世尊告诉众比丘们:“要知道当时的法护王,就是我的前身。当时的群臣,就是现在的众比丘。都是由于那时供养栴檀佛的缘故,不能计量的世代中不堕落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天上和人世间常常享受快乐,直到今天,能够成为佛。所以有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等八天的前来供养我。”这时,比丘僧们听闻世尊所说,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佛救济度病缘十四 【经文】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那罗聚落。多诸疫鬼杀害民众。各竞求请诸天善神。悕望疫病渐得除降。如是数跪。病无降愈。时聚落中。有一优婆塞。语众人言。如来在世利安众生。我等当共一心称南无佛陀。以求救济病苦之患。时诸人等闻是语已。咸各同时。称南无佛陀。唯愿世尊大慈怜愍。覆荫我等疾疫病苦。尔时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谁受苦厄。寻往化度。使修善法永拔诸苦。见此疫病诸人民等同时一心。称佛名号。以救疫病。尔时如来将诸比丘。往彼聚落。以大慈悲。熏诸民众。劝令修善。疫鬼同时。皆悉退散。无复众患。时聚落人。见于如来利安民众。各作是言。我等今者。蒙佛遗恩。得济躯命。明当设会请佛世尊。作是语已。各诣佛所。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受我等请。佛即然可。时诸民众。知佛许已。还归家中。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汙秽不净。竖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诸妙华。安置床榻。备办肴膳。往白世尊。食具已办。唯圣知时。尔时世尊着衣持钵。将诸比丘。来入聚落。受其供已。时诸民众渴仰闻法。佛即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植何福。乃感民众置斯供养及除疫病。尔时佛告诸比丘众。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日月光。将诸比丘至梵摩王国。受王供已。长跪白佛。愿见救济此诸民众灾疫疾患。尔时世尊寻持所著僧伽梨衣。授与彼王。系于幢头。各共供养。疫鬼同时。自然退散。无复灾患。王大欢喜。发菩提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受快乐。是故今者致得成佛。故有人天来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那时,那罗村落,有众多散步瘟疫的鬼神杀害民众。于是大众竞相祈求各种各样神灵,希望疫病能够渐渐康复。像那样各种各样神灵跪拜之后,病情并没有减少和痊愈。这时,在村落中,有一名优婆塞,告诉大众:如来在这个世间利益,安乐众生,我们应当共同一心称念‘南无佛陀’,来求佛拯救大众病苦的患难。这时众人听闻优婆塞的话,都同时开始称念南无佛陀,希望世尊大慈大悲怜悯,庇护我们免除疾疫病苦。这时,世尊常以大悲心,全天观察众生,谁在遭受苦难困厄,就前往度化。使其修习善法,永远拔除种种痛苦。世尊见到遭受疫病的大众同时以一心称念佛号,以期疫病获得救济。这时,如来带领众比丘,前往他们的村落。世尊以大慈悲心,用佛法熏习大众,劝令他们修行善法。疫鬼们同时全部退却消散,大众不再遭受疫病之患。这时,村落的人们,见到如来利益安定大众的妙行。各各说道:我们今天蒙受佛的恩典,身躯和性命得到了拯救,明日应当设立法会迎请世尊。说完以后,各各来到佛的住所,上前顶礼佛足,长跪恳请佛:希望世尊,接受我们的迎请供养。佛随即许可。这时,大众知道佛许可了,于是回到家中。平整饬治道路,除去断瓦碎石和污秽不净的东西,竖立起旌旗,悬挂众多宝铃,用香料浸泡的净水洒散地面,散布各种各样奇妙鲜花,安放好绳床坐榻,准备佳肴膳食。前去禀告世尊:食物和器具已经准备妥当,只有世尊知道接受供养的吉时。那时,世尊著佛衣、持钵,带领众比丘,进入村落,接受了大众的供养。这时,大众渴望听闻佛法,佛随即为他们演说种种妙法。大众心识开悟意识解脱,有得到须陀洹果的,斯陀含果的,有得到阿那含果的,乃至于有发出无上菩提心的。这时,众比丘见到这些事以后,问佛:“如来世尊,宿世培植何等福德,竟然能感得民众置办如此供养及除去疫病?”那时,佛告诉众比丘:你们仔细听,我会为你们解释说明和辨别。过去,在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号曰‘日月光’。日月光佛带领众比丘,前往梵摩王国接受了国王的供养。国王供养完之后,直身而跪对佛说:‘希望如来救济我国民众的灾祸瘟疫疾病患难。’那时,世尊随即手持所穿的僧伽梨衣,授予国王,系于旌旗的顶端。民众都来供养,疫鬼同时自然消退散失,不再有灾害祸患。国王生大欢喜,发起菩提心。日月光佛为国王授记:‘你在未来世,会成为佛,名号是释迦牟尼,广度众生,其数不可限量。佛告诉众比丘:要知道那时的梵摩王,就是我的前生。当时的群臣,就是今天众比丘。都是由于当时供养日月光佛的缘故,不能计量的世代中不堕落地狱,恶鬼,畜生的三恶道,天上和人世间常常享受快乐。也因为这个缘故,今天能够成为佛,感得人众,天众来供养我。那时,众比丘听闻了世尊所说的,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天帝释供养佛缘十五 【经文】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提婆达多极大愚痴。憍慢嫉妒。教阿阇世王。立非法制。击鼓唱令。不听民众赍持供养诣瞿昙所。时彼城中有信佛者。闻是制限。忧愁涕泣。悲感懊恼。感天宫殿动摇不安。时天帝释作是念言。我此宫殿。有何因缘。如是动摇。寻自观察。见阿阇世王。立非法制。令彼城人忧愁涕泣。感我宫殿动摇如是。寻即来下。高声唱言。我今自当供养佛僧。作是唱已。即往佛所。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尽其形寿[【尽形寿 】 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受我供养。佛不然可。复白佛言。若不受我终身供养。当受五年。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五年。当受五月。佛亦不许。复白佛言。若不受五月。当受五日。佛即然可。寻变迦兰陀竹林。如毗阇耶殿。床榻卧具。天酥陀食。盛以金器。与诸天众。手自斟酌。供养佛僧。时阿阇世王在高楼上。遥见迦兰陀竹林。犹天宫殿。天酥陀食。盛以宝器。见天帝释与诸天众手自斟酌供养佛僧。时阿阇世王睹斯事已。即自悔责。极大嗔恚。骂提婆达多。汝是痴人。云何教我横加[横加:强行施加]非法向于世尊。作是语已。即于佛所。深生信敬。时诸群臣。前白王言。愿王今者改先制限。令诸民众得见如来随意供养。寻敕司官。击鼓唱令。自今已[原文是“已”]去。听诸民众。设诸肴膳。供养佛已。尔时世尊即便为其种种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乃至发于无上菩提心者。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叹未曾有。而白佛言。如来世尊。宿植[原文是”植”,第154页]何福。乃使天帝置斯供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宝殿。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伽翅王国。闻佛来至。将诸群臣。奉迎世尊。长跪请佛。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受其供已。佛便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佛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伽翅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故有人天而供养我。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那时,提婆达多有极大的愚痴,骄慢嫉妒,教唆阿阇世王制订非法的制度,击鼓唱说号令,不允许民众带着供养前往佛陀的处所。这时,城中有信仰佛陀的人,听闻到这个限令,忧愁哭泣,悲伤苦恼。感得天上宫殿动摇不安。此时,帝释天这样想着:我这个宫殿,因为什么原因,像这样动摇呢?随即自己观察,发现是阿阇世王,建立非法制度,使得王舍城中的人们忧愁哭泣。由此而感得我的宫殿像这样动摇。于是帝释天随即从天而下,高声唱言道:“我现在自己应当供养佛和僧。”帝释天作了如是唱说之后,随即前往佛陀的处所。上前顶礼佛足,直身而跪恳请佛陀:“希望世尊,以及比丘僧,历尽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接受我的供养。”佛陀没有应允。帝释天又恳请佛陀:“如果您们不愿受我历尽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的供养,请接受我五年的供养吧。”佛陀也没有应允。帝释天再次恳请佛陀:“如果您们不愿受我五年的供养,请接受我五月的供养吧。”佛陀也没有许可。帝释天再次禀白佛陀:“如果您们不愿受我五月的供养,请接受我五日的供养吧。”佛陀随即应允。帝释天随即将迦兰陀竹林变化成为难胜其美的庄严毗阇耶宫殿,内有床榻卧具,在金器中盛着美味的天甘露食。帝释天和天众亲自斟酌,供养佛陀和僧众。这时,阿阇世王在高楼上,远远的看到迦兰陀竹林,犹如天宫一般,在宝器中盛满了天甘露食,还看见帝释天与诸天众亲自斟酌美食,供养佛和僧众。这时,阿阇世王看到这些事情之后,随即后悔自责,生起了极大的嗔恨,呵斥提婆达多:“你这个愚痴的人,为什么教我对世尊强行施加非法?!”说完这些话以后,阿阇世王随即来到佛陀的精舍,生起了深深的信仰敬重。这时,众大臣,前来请示阿阇世王:“希望大王现在取消先前颁布的命令,使民众能够见到如来,并能随意供养。” 阿阇世王立刻敕告主管官员,敲击锣鼓唱说号令:“从今以后,允许大众,供设佳肴,供养佛陀。”那时,世尊随即为大众宣说种种妙法,大众心识开悟意识解脱,有得到须陀洹的、有得到斯陀含的、有得到阿那含的、乃至于有发于无上菩提心的。这时,比丘僧们见到这样的事情以后,慨叹从来没有过,对佛说:“如来世尊,您宿世培植了何等福报,竟然能够感得帝释天置办这样的供养?”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你们仔细听,我会为你们解释说明和辨别。在过去很久的时候,在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佛号是宝殿。这尊佛带领众比丘,游方行脚,教导度化众生,来到了伽翅王国。国王听到佛陀前来,带领群臣,恭敬迎接世尊。国王在佛前直身而跪恳请宝殿佛接受他三个月的房舍、衣服、饮食、汤药等四事供养。宝殿佛随即应允。佛受了国王的供养之后,便为国王演说了种种妙法。国王发起了菩提心,佛随即为国王授记:你在未来的时候,会成为佛,佛号叫做‘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计其数。佛告诉比丘们:要知道那时的伽翅王,就是我的前生。当时的群臣,就是今天的众比丘。都是由于当时供养宝殿佛的功德,不能够计量的时代中不堕落地狱,恶鬼,畜生等三恶道,常在天上和人间享受快乐,直至今日,竭尽自己的心力成为了佛。所以有人众和天众来供养我。这时,比丘僧们听闻世尊说法,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佛现帝释形化婆罗门缘十六   【经文】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国中。有一辅相。名曰梨车。信邪倒见。不信因果。教阿阇世。反逆杀父。自立为王。心怀喜悦。敕诸臣民。施设大会。聚集百千诸婆罗门共立峻制。不听往至诣瞿昙所咨禀所受。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陳中備批註阿育王經106到109頁未最終審定白話繙譯稿

【经文】阿阇世王于眠中 梦见伞柄折 而伞不堕。惊此梦故 怖畏起觉。门人白王。阿难向来欲见大王。当入涅槃。王闻其言闷乱堕地。傍人以水起王。 【白话】阿阇世王在睡眠中梦见伞柄折断但伞没有掉落。他从梦中惊醒后心生恐怖然后就起床了。门卫对阿阇世王说:阿难先前想见大王,(他)应当入涅槃了。阿阇王听说后闷绝意乱,跌倒在地。傍边的侍从用水洒醒大王。 【经文】是时王得少醒即自思惟。长老阿难 欲于何处 当入涅槃。是时有林中天。语阿阇世王言。长老阿难 佛法王[原文是“王”,第106页]子[佛法王子=佛,法王,子=佛,法王的子嗣,(做为法王的佛的法嗣)] 守护法藏。其以作心[作心: 瑜伽三十三卷二页云:为离欲界欲勤修观行诸瑜伽师,由七作意,方能获得离欲界欲。何等名为七种作意?谓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令三有[三有:俱舍论一卷五页云:此有漏法,亦名三有。有因有依,三有摄故。 二解 集异门论四卷十五页云:三有者: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欲有云何?答:若业、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欲有。色有云何?答:若 业、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色有。无色有云何?答:若业、无色界系取为缘,欲感当有。彼业异熟,是谓无色有]灭 以寂静[寂静:即身寂静与心寂静。寂静者,谓离烦恼,绝苦患,亦即涅槃之理。(一) 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避喧闹之世而闲居静处,不作一切身之恶行者,称为身寂静。 (二)离贪、嗔、痴等诸烦恼,修习禅定,不起恶心者,称为心寂静。]意往毗舍离国。为涅槃故。是时阿阇世王集四种兵。象马车步。往恒河岸毗舍离国。复有天人说偈。[此3处断句错误,导致白话翻译错误。第106页]语毗舍离人言。 此仙阿难陀  以[以:凭借]除无明闇  于世间多人  等起慈悲心  入毗舍离国  为欲入涅槃 【白话】这时阿阇世王头脑清醒一点后,就独自思考着:长老阿难想到哪里进入涅槃呢?此时,有位树林中的天人对阿阇世王说:长老阿难是做为法王的佛的法嗣,看守保护佛法宝藏,他凭借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的七作意心使得欲有,色有,无色有这三有湮灭。凭借远离烦恼,灭绝苦患的身和心二种寂静的正念,为了涅槃的缘故,前往毗舍离国。这时阿阇世王集合大象,骏 马,战 车, 步兵等四种兵种前往恒河岸边毗舍离国。又有天人对毗舍离人说偈道: 该仙人阿难佛陀 凭借破除无知与愚痴 在世间众多人中 发起平等慈悲心 进入毗舍离国中 因为要进入涅槃  【经文】是时毗舍离人离车毗(不解翻)。复集四种兵。象马车步。往恒河岸。是时阿难上船往恒河中。阿阇世王来揖,[原文是“揖”,第106页]阿难合掌说偈。  佛子入涅槃  于三世间[合凡圣而说,亦分之为三世间。  一、器世间 即国土世间,举如来所化之境。  二、众生世间 举如来所化之机类。  三、智正觉世间 如来具大智慧,觉了世间出世间之法,是如来教化一切众生,为种种差别之智身也。]等  佛面如莲华  今已入涅槃  汝是我等归  不应舍离我 【白话】这时有位名叫离车毗(不解释,音译)的毗舍离人也集合大象,骏马,战车,步兵等四种兵种,赶往恒河岸边。这时阿难正上船前往恒河中。阿阇世王上前来合十作揖,阿难双手合十说偈道: 佛的法嗣在器世间,众生世间,智正觉世间这三世间平等进入涅槃  佛的面庞像莲花  现今已经进入涅槃  您是我们的皈依  不应该舍弃离开我们 【经文】是时毗舍离[【毗舍离】 (地名)Vaiś&amacron;li,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