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1

龙藏大乘经单译经第45册之《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白话翻译未最终审定稿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昔佛游乾陀越国毗沙门波罗大城。于[原文无“城”字,删去。龙藏大乘经单译本《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第829页]北山岩荫下。为国王大臣[原文为“大臣”]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说法教化度人无数。教化垂毕佛便[第]微笑。口出香光。光有九色。遍照诸国。香薰亦尔。时诸大众睹光闻香皆大欢喜。时光明还绕佛七匝复从口入。尔时阿难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今者世尊。现奇瑞相必有因缘。多所饶益[使人受利]。众生蒙祐。唯愿天尊说其因缘。 【白话】我从(释迦牟尼佛)听到的(讲述)是这样:过去的时候佛行走到乾陀越国毗沙门波罗大城,在城北面大山岩石的荫凉下面,为国王、大臣、人民和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宣说佛法,教化度人众多,无法计算。教化即将完成的时候,佛便面露微笑,口里放出香气和光明。光明有九种颜色,遍及各个国家,香气也是这样。当时诸多的大众见到光明,闻到香气都非常欢喜。这时光明回来绕着佛转了七圈又从口中进入。这时阿难整理衣服,直身而跪,合掌禀白佛说:现在世尊显现奇特的瑞相一定是有因缘,(将使众生)多多受益,使众生都承蒙护佑,愿世尊说说这里面的因缘。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诸佛密口凡所现相皆[原文829頁]有因缘。汝欲闻乎。阿难曰。唯[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诺诺。~~否否。] 。天中天[梵语deva^tideva,巴利语同。谓诸天中之最胜者。又作天人中尊、天中王。为佛尊号之一。以释尊诞生之后,曾受诸天礼拜,故而有此尊号]。佛告阿难。过去九劫。时世无佛。有一大国名乾陀摩提。王名乾陀尸利。夫人名曰钗摩目佉。太子名曰栴檀摩提。其国广博丰乐饶人。人寿千五百岁。太子福德。天下太平。无偷劫贼。人民和顺。不相克伐[攻打,讨伐]。太子慈仁。聪明智慧。贯练群籍及九十六种道术威仪。靡不通达。少小已来常好布施。于身命财无所遗惜[谓因吝惜而遗漏未遍及]。慈育众生甚于赤子。大悲普覆平等无二。孝养父母。礼仪备举[备举:具备并实行]。 【白话】佛告诉阿难:就像你所说的,诸佛具有密义的口中,凡是所现出的瑞相都有因缘。你想听吗?阿难回答说:好啊,天人们之中最殊胜的佛陀。。佛告诉阿难:过去九劫的时候,那时世间没有佛。有一个大国名字叫乾陀摩提,国王名叫乾陀尸利,他的夫人名叫钗摩目佉,太子名叫栴檀摩提。这个国家(国土)广博,富裕安乐,人民丰饶,人的寿命有一千五百岁。太子具有福德,天下太平,没有偷盗抢劫的盗贼。人民和睦相处,从不互相争斗征伐。太子慈悲仁厚,聪明智慧,透彻地学习了许多书籍和九十六种仙术、威仪,没有不通晓全面的。从小就一直喜欢布施,对于身体、生命和财物没有吝惜过,慈悲化育众生甚至超过(抚育)自己的婴儿。大悲心普遍庇护(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都)平等没有差别,太子孝养父母[指的是谁孝养父母?],礼节和仪式也具备而且实行。 【经文】尔时父王为太子[据原文改正]去城不远造立园观。其园纵广面八由旬。列种华果。奇兽异鸟。清净严丽。处处皆有流泉浴池。池中常有优钵罗华钵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及余种种赤白莲华。孔雀翡翠鵁鶄[]鸳鸯游戏其中。清凉香洁微妙第一。尔时太子与群臣百官及后妃婇女。导从前后诣园游戏。经一七日回驾还宫。尔时国界有贫穷孤独老病百疾。闻太子还,悉来在道侧。张手向太子。太子见已即以身璎珞服饰及金钱银钱车乘象马。悉用布施。及至城门无复余物。贫者犹多。恨不周足。太子还宫念诸贫人。忧不能食。 【白话】这时父王为太子栴檀摩提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建造了花园楼台,这个园子长宽各八由旬,里面排列种植了种种的花果,还有奇异的鸟兽,非常清净庄严华丽,随处都有流动的泉水和浴池。池中经常有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以及其他不同品种的红、白莲花,孔雀、翡翠鸟、池鹭、鸳鸯在池中游戏。(园中)清凉、芳香、洁净,精细巧妙,天下第一。当时太子和群臣百官以及后妃、宫女,前后引导、随从,来到花园游戏,经过了七天便起驾回宫。这时国家里有贫穷的人、孤儿、没有儿女的老人、年迈生病的人以及得了各种疾病的人,听说栴檀摩提太子回宫,便都来到道路边,伸手向栴檀摩提(乞讨)。太子见了便用自己身上的璎珞、服饰以及金钱、银钱、车辆、大象、马匹全都用来布施,等(他)到达城门口时再也没有剩余的东西,贫困的人还有很多,(太子)恨自己不能(让所有人)都普遍得到满足。太子回到宫里后惦念那些贫穷的人,愁得吃不下饭。 【经文】王问太子。为恨何也。太子答曰。近出游观。见诸贫人。来在路侧。求索所乏。即以身所有施之。犹不周足。故自愁耳。今欲从大王乞中藏财物。周给[接济]天下。不审大王。赐所愿不。王言。国家库藏。防备缓急。不宜私用[私用:个人用途]。于是太子。所愿不果。愁倍于前。太子傍[傍: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傍臣,辅佐之臣 ]臣名曰阇耶。见太子不食。悲感懊恼。长跪叉手。白太子言。臣有金钱十千。奉上大天随意所用。愿莫忧贫。饮食如先。钱若不足。臣当卖身。供奉大天。于是阇耶即以金钱十千奉上太子。太子使人持钱出城布施。尽十千数犹不得周。还白太子。金钱已尽。贫者尚多。于是太子即使傍臣料检私藏。复得金钱十千。布施贫者。犹不充足。 【白话】国王便问太子栴檀摩提:你为什么遗憾[恨: 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 遗憾]呢?太子回答说:最近外出游玩观景,看到很多贫穷的人,来到路边。乞讨所缺乏的东西,我便用身上所有东西来布施,可还是不能全部满足,所以我自己忧愁。现在想向大王乞求国库里的财物,接济天下(的穷人)[],不知道大王能否恩赐(满足)我的愿望。国王说:国家的国库收藏是用来防备紧急情况的,不应该用于个人用途[]。于是太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比从前倍加忧愁。辅佐太子的大臣名叫阇耶,见太子不吃饭,悲伤、烦闷、苦恼,就直身而跪,合掌对太子说:我有金钱十千,奉献给大天一样的您,请您随意取用,愿您不要再为穷人忧愁,还是像从前那样吃饭吧。钱如果不够的话,臣愿意卖掉自身来供奉给大天一样的您。于是阇耶随即把金钱十千奉献给太子,太子派人拿着钱出城布施给贫穷人。所有十千的钱都用尽了还是没有普遍(布施到所有人),回来对太子说:金钱已经用尽了,贫穷的人还有很多。于是太子随即派遣辅佐的大臣查看自己的私有财产,又得到了金钱十千,布施给众多贫穷人,但还是不够。 【经文】太子自念。夫人之苦皆由贫穷求不得苦。今当自卖所爱之身。救彼人苦令得安乐。思惟是已。却珍宝衣。著凡故服。默出宫城。投适他国名裴提舍。自炫卖身与一婆罗门得千金钱。即以此钱施诸贫人。时婆罗门。使奴将车入山斫樵于市卖之。经于多时。后复取薪。乃于山中得牛头栴檀一段重一百斤。时彼国王本有癞[癞:同“疬”。麻风病 [leprosy]。如:癞可(指宋僧祖可。因身披恶疾,故称);癞菌(麻风病的病原体),癞病,古文一般指麻风病,不是皮肤病]病。医方咒术不能令差。王便怒曰。用医何为。夫人百病皆有对治之药。而我此病何独不蒙。令收诸医于市斩刑。时有一医叩头白王言。今王此病对治之药世间难有。虽有其名未曾得见。王曰。药名何等。答曰。牛头栴檀。王曰。夫人罪福业行不同。自有福人设有此药。即教宣令天下。谁有此药。当分半国从其市之。 【白话】太子自己心想:人的痛苦都是由于贫穷,有所求却得不到才痛苦,现在我应当卖掉自己所爱惜的这个身体,来救济那些穷人的苦,使他们得到安乐。这样想过之后脱掉了珍宝装饰的衣服,身穿着普通的旧衣服悄悄走出王宫内城,来到另外一个国家名叫裴提舍,将自身(在市场)展示,卖身给了一个婆罗门,得到一千金钱,随即用这些钱来布施那些穷人。当时这位婆罗门,派(已经为奴的)栴檀摩提太子推车进入山中砍柴到市场上卖,这样经过很长时间。后来又去取柴(的时候),竟然在山中得到了一段牛头栴檀[【牛头栴檀】  (植物)又称赤栴檀。栴檀为香树名,出自牛头山,故曰牛头栴檀。名义集三曰:“正法会经云:此洲有山名曰高山,高山之峰多有牛头栴檀,以此山峰状如牛头于此峰中生栴檀树,故名牛头。华严云: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大论云:除摩梨山无出栴檀香。”智度论十八曰:“除摩黎山一切无出栴檀木。”西域记十曰:“国南海滨有秣刺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树。栴檀你婆树,树类白檀,不可以别。唯于盛夏登高远瞻,其有大蛇萦者,于是知之。犹其木性凉冷,故蛇盘也。既见已射箭为记,冬蛰之后,方乃采伐。”观佛三昧海经一谓:“牛头栴檀,生伊兰丛中,牙茎枝叶,如阎浮提竹笋。仲秋月满,卒从地生,成栴檀树。众人皆闻牛头栴檀上妙之香。”梵Gos/i^rs!aka-candana。 FROM:【《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 编】】],重有一百斤。当时那个国家的国王本来有麻风病,医生的药方和咒术都不能使国王的病治好。王便大怒说:用这些医生有什么用?人得了各种疾病都有对治的药,可是为什么单单我这病却得不到(对治)呢?下令把众医生抓起来(押到)街市中处以斩刑。当时有一个医生叩头对国王说:现在国王的这病,对治的药世间很难有。虽然有药名,但是没有见到过。国王说:这药叫什么名字?回答说:牛头栴檀。国王说:人的罪报和福报造业各有不同,自然会是有福德的人或许会有这种药。随即宣告天下:谁有这种药,必当分一半国土从他那里购买。 【经文】时婆罗门唤奴语曰。你从来卖薪虽获微直。不如今者富贵之利。国王有病。今以半国市牛头栴檀,汝今可赍此栴檀。往奉大王必得如意。吾当与汝共同此乐也。时奴便持牛头栴檀奉上国王。王得之已磨以涂身。癞病即愈。王大欢喜。举国臣民各蒙庆赖。即召群臣大设施会。放赦囚徒布施贫乏上下和乐。王使大臣破半宫殿。及所领国民金银珍宝钱财谷帛奴婢车乘象马牛羊悉皆分半。庄严宝车百乘。马骑千疋。作倡妓乐。香华幢旙百味饮食。迎奴还国。即便请之共坐宝床。作倡妓乐饮食娱乐。王问奴曰。见卿福德威相有殊于世。何缘处贱。愿闻其志。奴曰甚善。卿欲闻者今当说之。如卿所疑吾本非奴。卿颇曾闻乾陀摩提国王有太子名栴檀摩提好布施不。答曰。我数闻名但未见耳。曰吾便是也。 【白话】当时那位婆罗门招唤(为奴的)栴檀摩提说:你自卖柴以来虽然获得一些微小的价值,不像现在的富贵利益。国王生病,现在要用半个国家来买牛头栴檀。你现在可以拿着这栴檀,前去奉献给大王,一定会满足(自己的)愿望,我也会与你一起分享这快乐。当时为奴的檀摩提便拿着牛头栴檀奉献给国王。国王得到之后将栴檀磨成粉末涂在身上,癞病随即就痊愈。国王非常高兴,全国的大臣和人民借此也都欢庆。随即召集群臣摆设盛大的宴会,赦免释放了监狱里的囚徒,布施贫穷缺乏的人,全国上下都和谐欢乐。国王派大臣将宫殿分出一半,以及所统领的国土、人民、金银珍宝、钱财、粮食、丝绸、奴婢、车辆、大象、马匹、牛羊等全都分出一半,庄严地整饰起一百辆宝车、一千匹马,奏起音乐、表演起歌舞,以香、花、幢旙和百味的饮食迎接为奴的(栴檀摩提)回国,随即请他与国王一起坐在宝座上,奏起音乐、表演歌舞,(一边)吃喝(一边)娱乐。国王问为奴的(栴檀摩提)说:我看见你的福德和威严的相貌与世上的人不一样,为什么处于低贱的地位,我愿意听一听你的想法。为奴的(栴檀摩提)说:太好了,您想听,我现在就来说一说。正象您所怀疑的那样,我本来不是奴隶,您一定曾经听说过乾陀摩提国王有一个太子叫栴檀摩提,喜好布施吧?国王回答说:我多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从来没有见过。为奴的(栴檀摩提)回答说:我就是。 【经文】其王闻已倍更敬重。曰何缘致是。太子曰。吾好布施。尽国财物不足周用。穷者犹多。本愿不遂。是以舍国自卖身耳。王曰。夫人宿行随业受报。修善则乐。行恶则苦。非卿所为。非父母与。何乃亏国大望,处险涉难。如此之事天下少有。必有异见,愿闻其志。太子答曰。吾本发意誓度群生。行诸波罗蜜,志求菩提。王曰善哉。甚大随喜。太子语王。今以国还卿。唯求一愿当不见违。答曰。所愿何等。太子曰。欲得中藏钱财之物。以周给天下贫穷孤老尪羸百疾。恣意布施满五十日。其中功德与卿共之。王曰甚善。钱财之物随卿施用。所赏半国是卿功分。吾不敢受。太子曰善。卿以财施我。我以国奉卿。我好布施。卿之乐国。人物殊性志欲不同。王曰。此行弘深非吾所及。卿得道时愿见济度。 【白话】国王听了更加尊敬他,问:是什么样的因缘导致(现在)这样呢?太子说:我喜好布施,用尽了全国的财物还不够普遍地施用,穷人还是很多,我本来的愿望没有满足,所以才舍弃自己的国家卖掉自己的身体(为奴)。国王说:人过去的行为随着业力会受到报应。(过去)行善(现在)就受快乐,(过去)作恶(现在)就受苦。(这些人的遭遇)不是你所造成的,也不是父母给(他们)的。怎么能辜负了国家(对你的)远大的期望,而让自己身处危险,历经艰难?这样的事情天下少有,你一定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愿意听听你的志向。太子回答说:我原本发愿一定要救度所有的众生,践行种种大乘菩萨的行为,决心求证菩提。国王说:太好了,我非常随喜(你的功德)。太子对国王说:现在我将国土还给您,只求一个愿望,您应当不会违背我。国王回答说: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太子说:想要得到国库中的钱财宝物,用来普遍布施给天下的贫穷人、孤儿、无子女的老人、年迈的人、残疾人、体弱的人以及有各种疾病的人,随我的心意布施满五十日后,其中的功德与国王您共享。国王说:太好了。钱财之物随你布施使用,我所赏给你的半个国家是你的功劳应得的,我不敢接受。太子说:好,国王您用财宝来送给我,我将国家来还给您。我喜好布施,国王喜爱国土,人的性格不同,志向愿望也不一样。国王说:你的行为广大深远,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你得道以后希望你来救度我。 【经文】太子即遣使宣告诸国。若有贫穷孤老尪羸之者悉令来会。尔时太子使人开诸库藏运辇财物于平坦地。布施贫人满五十日。贫者得富莫不欢喜。尔时太子委国去后,群臣惊怖,啼哭白王,昨夜忽亡太子不知所在。王闻是语从床而落。迷不识人。夫人宫中后妃婇女。及诸臣佐吏民莫不惊怪。悲感懊恼举声号叫。奔出四向追觅太子。时王夫人惧失太子。怱怱[怱怱:仓卒,急急忙忙。]如狂。即与后妃褰裳被发奔走出城。东西驰逐寻觅太子。王恐夫人念子懊恼或能致命。即与群臣严驾出城。追觅夫人并太子消息。去国十里于空泽草中。乃见夫人从数宫女。椎胸啼哭头乱目肿。披擘草丛求觅太子。其王见已更增悲结。前捉夫人手。涕泣交流谏夫人曰。吾子福德,慈孝布施,与物无怨。尽以财物布施天下犹不周足。常怀悔恨无物施用。子今密去必投他国求财布施。或自卖身周给贫苦。且共还宫勿大忧愁。吾今当遣使到诸国中。访问消息。必得子还。 【白话】太子随即派遣使臣宣告各国:如果有贫穷的人、孤儿、老人、残疾人、体弱的人,都让他们来(这里)集会。这时太子派人打开各个库房,将财物用车运到平坦的地方,布施贫穷的人满五十天,贫穷的人变得富足,没有不欢喜的。那时太子舍弃(自己的)国家离开以后,大臣都惊惶恐惧,啼哭着对国王说:昨天夜里太子忽然不见了,不知道在哪里。国王听了这话从床上跌落到地上,昏迷得不认人了。夫人和宫中的后妃、宫女,以及诸多的大臣、官吏、百姓都没有不惊讶的,悲伤、苦闷、烦恼,放声喊叫(太子的名字),跑出去四处追踪寻找太子。当时国王的夫人害怕失去太子,仓促慌忙像发狂一样,立即与妃子们撩着衣裙,披散着头发奔跑出城,东西奔走着寻找太子。国王恐怕夫人思念儿子,心中苦闷烦恼也许会失去性命,便立即与群臣整理车马出城,追赶寻觅夫人以及太子的消息。在离国家十里的一片空旷的水草地里才见到夫人,身后跟着几名宫女,捶胸啼哭着,头发散乱,眼睛红肿,分开草丛寻找太子栴檀摩提。国王见到这种情景更增加了悲伤烦闷,上前抓住夫人的手,流着泪劝夫人说:我的儿子有福德,仁慈孝顺,布施(众生),与别人没有结怨,用尽财物来布施给天下还嫌不够,经常悔恨自己没有物品来作布施用,现在儿子悄悄离开,一定是投奔其他的国家来求钱做布施,或者自己卖身周济穷苦人,我们暂且回宫,不用太忧愁。我现在会派遣使者到各个国家,探访查问消息,一定能让儿子回来。 【经文】夫人骂曰。由王悭贪。护惜钱财。不爱念我子。今宁可以钱财为子身不。王曰。吾失在先。今悔何及。且共还宫。保不失子。今当躬身四出求索。要当子还。夫人垂泪曰。今失我子。用生何为。宁死于此不空还也。我观子身。不知饥渴。虽遭大苦。不以为患。今还守宫。何所怙恃。于是太子后妃。被发乱头。号天叩地。四望顾视。不见太子。号天叩头。饮泪而言。天地日月父母灵神。若我有罪今悉忏悔。愿与我大天。早得相见。于是国王强牵夫人及太子后妃。载车还宫。太子尔时遥在他国。两目手足三返瞬动。心中愁怖似有忘失。即辞彼王还归本国。 【白话】夫人骂(国王)说:都是由于你这个做国王的吝啬贪婪,护着钱财舍不得(给儿子),却不爱惜怜念儿子,现在难道可以用钱财当你的儿子吗?国王说:我先前错了,现在后悔怎么来得及!暂且先回宫,保证不会失去儿子。我现在要亲自出去,四处找寻,一定要让儿子回来。夫人流着眼泪说:现在失去儿子,我还活着干什么!宁可死在这里也不空手回去。我(要是能)见到儿子就不知道饥渴,虽然遭受很大的苦难也不觉得是苦难。现在回去守着宫殿,我有什么依靠呢?于是太子的后妃披散着纷乱的头发,对天号哭,对地叩头,四面张望环顾,没有见到太子。(后妃)对天号哭着叩头,含着眼泪说:天地、日月、父母的灵神,如果我有罪过,现在我都忏悔,希望能与太子早日得以相见。于是国王强行拉着夫人和太子的后妃,坐上车回到王宫。太子那时正在遥远的别国,双眼和手足(接连)跳动了三次,心中忧愁恐怖,好象遗忘丢失了什么,立即辞别国王(请求)回到自己的国家。[第833页] 【经文】王令傍臣庄严宝车百乘。马骑千匹。金钱十千银钱十万。王有五百大臣。人各金钱十千银钱十万。以赠太子。王与群臣十千万人。送太子到国界头。施设大会欢喜相谢。于是别去。太子惟曰。从小以来足不妄动。目不妄瞬[瞬:眨眼]。吾前出国不辞父母。必是父母及国人民。恐失我故忧愁苦恼。今当速去令知消息。又复惟曰。道途旷远不可卒到。恐我父母。哀念情重或丧身命。当作何方令消息速达。时有乌鸟善能人语。白太子言。仁德至重。恩润普及。忧何不办。欲何所为。吾当助之。太子答曰。欲托一事。愿见不违。乌曰奉命。 【白话】国王命令身边的大臣整饰一百辆宝车、一千匹马,金钱十千、银钱十万。国王有五百个大臣,每人以金钱十千、银钱十万,用來赠送给太子。国王和群臣十千万人送太子到国界边,摆设盛大的宴会欢喜地答谢(太子)。于是(众人)告别离开。太子心想:我从小到大,脚不会无故乱动,眼睛也不会无故眨动。我先前离开国家,没有辞别父母,(这)一定是父母和国内的人民恐怕失去我,所以忧愁苦恼。(我)现在应当赶快回去,使他们知道消息。又想:道路空阔遥远,不可能立刻赶到,恐怕我的父母因为哀伤思念的心情太重,或许会丧失性命。应当用什么方法让消息快速地到达呢?当时有一只乌鸦,能够擅长说人的语言。它对太子说:您仁慈威德非常深重,恩泽普遍地惠及(四方),您有什么事情发愁办不到,(或者)您想要做什么,我来帮助您。太子回答说:想要委托你一件事情,希望(你)不违背我(的意愿)。乌鸦回答说:遵命。 【经文】太子曰。烦卿送书与我父王。乌曰。宜急今正是时。太子作书以授与乌。乌口衔书飞到本国。以书置王前。王披书读。知太子消息甚大欢喜。即起入宫语夫人曰。如吾语卿知不失子。不过数日必得见子。夫人闻已如死还稣。拍手称善。曰令一切天下安隐快乐。所愿皆得。寿命无量。尔时国中群臣豪族男女大小。闻太子还皆称万岁。王即与群臣数千万人。严驾导从出迎太子。道路相逢。太子见父即下宝车。前接足礼启白父王。自道不孝枉屈尊神。惊动国界。幸蒙[幸蒙: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

龍藏107册第217页撰集百緣經卷第七現化品第七61-65

《百缘经》61-65[龙藏107册第217页撰集百缘经卷第七现化品第七] 身作金色缘六十一 【经文】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诸音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生一男儿。身作金色。端正殊妙。世所希有。身有光明。照彼城内。皆作金色。时儿父母。见其如是。心怀欢喜。叹未曾有。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覩已。问其父母。此儿产时。有何瑞相。父母答曰。此儿生时。身作金色。兼有光明。因与立字。名曰金色。 【白话】 佛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陀树下,当时那座城里,有一位长者,,财宝无数,(多得)无法计量。(长者)选择名门望族的(女子),娶回来作夫人。演奏诸多的音乐,使她快乐。夫人怀孕满十个月生下一个男孩。全身都呈现金色,长相端正,非常美妙,世间少有。身体放出光明,照得那座城中都变成了金色。当时孩子的父母见到孩子这个样子,心中非常欢喜,赞叹从来没有见过。召来相师们为这个孩子占相,相师看了以后问他的父母:这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有什么吉祥的现象吗?父母回答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体呈现金色,还放出光明。因此给他取了名字叫金色。 【经文】 年渐长大。体性贤柔。慈仁孝顺。闻世有佛在尼拘陀树下。将诸亲友。往诣佛所。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喜悦。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白父母。我于今日。往到尼拘陀树下。见佛世尊。神容炳耀。如百千日。又见比丘。诸根寂定。威仪可观。我所愿乐。唯愿慈愍。听我出家。时儿父母。闻是语已。爱念子故。不能违逆。寻将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此金色比丘。宿植何福。生于豪族。身作金色。得值世尊。出家获道。 【白话】 (孩子)年纪渐渐长大,性格贤明温和,慈悲仁厚,孝顺(父母)。听说世间有佛在尼拘陀树下,便率领亲友前往佛所在的地方拜见佛世尊。(见到了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遍照耀,像百千个太阳,心中非常喜悦。便上前顶礼佛足,退到一面坐下。佛随即为他说四谛法,他便心开意解,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回来后对父母说:我在今天前往到尼拘陀树下拜见佛世尊。(见世尊)神妙的姿容光明照耀,如同百千个太阳。又见到比丘们信勤念定慧之五根不起妄想,庄重的仪容与举止(让人)看了(肃然起敬),这是我所向往和喜欢的。希望父母能够慈悲怜悯我,允许我出家。当时孩子的父母听到这些话以后,因为珍爱孩子的缘故,所以无法违背(他的意愿),很快带他来到佛所在的地方,祈求出家。佛就对他说:善来比丘。胡须和头发自然脱落,法衣(自然)穿在身上,便成了沙门。他精进勤恳地修习,证得了阿罗汉果,具有三明六通,具足八解脱。诸多天人和世间人见到都非常敬仰。当时那些比丘见到这事情,禀白佛说:世尊,这位金色比丘过去世培植了什么样的福德,能够生在豪门望族,身体呈现金色,又恰巧遇到世尊,能够出家(修行),获得道果? 【经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教化周讫。迁神涅槃。尔时有王。名槃头末帝。收其舍利。起四宝塔。高一由旬。而供养之。时有一人。值行见塔。有少破落。和泥补治。及买金薄。安鉆其上。发愿出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恶道。天上人中。身常金色。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身故金色。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鉆金薄人者。今现在金色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 当时世尊告诉众位比丘:你们好好听着,我应当为你们分别解说。过去九十一劫之前,在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名号叫毗婆尸。教化众生(的事业)普遍完成以后,神识迁离,证入涅槃。当时有一位国王叫槃头末帝,收集他的舍利建起了四宝塔,高一由旬,进行供养。当时有一个人,在行走的途中看见塔略有破损,便和泥来修补,又买了金箔,安置粘贴在塔上,并发了愿,(然后)离开了。由于这样的功德所以九十一劫不会堕到恶道中。(无论)转生到天上还是人间,身体总是呈金色,享受天人的快乐。直到现在遇到我,身体还是金色,出家修成道果。佛告诉众位比丘:想要知道那时粘贴金箔的人,就是现在的金色比丘。当时众位比丘,听了佛所说的,都心生欢喜,恭敬地遵照实行。 身有栴檀香缘六十二【经文】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时彼国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作诸妓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容貌端正。世所无比。身诸毛孔。有牛头栴檀香。从其面门。出优钵罗华香。父母亲属。莫不欢喜。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问其父母。此儿生时。有何瑞相。父母答曰。此儿生时身诸毛孔有牛头栴檀香。从其面门。出优钵罗华香。因为立字。名栴檀香。 【白话】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当时那个国家里,有一位长者,财宝无数,(多得)无法计量。(长者)选择名门望族(的女子)娶回来作夫人,演奏各种的音乐,使她快乐。夫人怀孕,满十个月生下一个男孩,容貌端正,世间人没有能比得上的,身体的所有毛孔都透出牛头栴檀的香气,从他的面门放出优钵罗花的香气。父母和亲友没有不感到欢喜的。召集来相师来为这个孩子占相。相师看到以后,问他的父母: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有什么瑞相吗?他的父母回答说: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体的诸多毛孔都有牛头栴檀的香气,从他的面门发出优钵罗花的香气。由此便为他取名叫栴檀香。 【经文】 年渐长大。体性仁和见者爱敬。将诸亲友。而行游戏。渐次往到尼拘陀树下。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辞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栴檀香身比丘。宿植何福。生便有香。又值世尊。出家得道。 【白话】 (孩子)年龄渐渐长大,性情仁厚谦和,见到的人都喜爱尊敬他。(有一天他)带着诸多的亲友游玩嬉戏,渐渐地来到了尼拘陀树下,见到佛陀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遍照耀象百千个太阳,(栴檀香的)心中非常欢喜,上前顶礼佛足,退后坐在一面。佛随即为他宣说四谛法,他便心开意解,证得了须陀洹果。回家后辞别父母,请求出家修道。父母喜爱怜念他,无法违背(他的意愿),便带着他来到佛所在的地方,请求出家。佛随即对他说:善来比丘。胡须头发自然脱落,法衣(自然)披到身上,便成了沙门。他精进勤恳地修习,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具有三明六通,具足八种解脱。诸天人和世间的人,见到他都非常恭敬尊重他。当时众位比丘见到这事情,便禀白佛陀说:世尊,现在这位身体放出栴檀香气的比丘,过去世培植了什么样的福德,一生下来就有香气,又遇到世尊,能够出家修道? 【经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教化周讫。迁神涅槃。时彼国王。名槃头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宝塔。将诸群臣后妃婇女。赍[原文是“赍”]持香华。入彼塔中。而共供养。践蹋塔地。有破落处。时有长者。见此塔地有破落处。寻和好泥。用涂治之。以栴檀香。坌散其上。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恶趣。天上人中。身口常香。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身口故香。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以栴檀香坌散地者。今香身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 当时世尊告诉众位比丘:你们好好听着,我应当为你们分辨讲解说明。过去九十一劫(之前),在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名号叫做毗婆尸。教导度化(众生的事业)完成之后,神识迁离,证入涅槃。当时那位国王叫槃头末帝,收集他的舍利建起了四宝塔。率领群臣们和皇后嫔妃宫女们,手持香和鲜花进入到那个塔里,一起作供养。(人们)所踩踏的塔内地面有一个地方破损,当时有一位长者看见这处塔的地面有破损的地方,很快就调和上好的泥土用来涂抹修补,并用栴檀香撒在上面,发下大愿后离开。因为这样的功德在九十一劫中没有堕到恶道,转生在天上还是人间,身体和口里经常有香气,享受天人的快乐。直到现在遇到了我,身体和口里仍然有香气,(能够)出家修成道果。佛告诉众位比丘:要知道那时用栴檀香撒在地上的人,就是现在的香身比丘。当时众位比丘听闻佛所说的,都心生欢喜,恭敬地遵照实行。 。 有大威德缘六十三 【经文】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种种音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生一男儿。身体柔软。颜色鲜泽。端正殊妙。世所希有。父母亲属。见之欢喜。因为立字。名曰威德。年渐长大。柔和调顺。见者爱敬。远近信伏。将诸亲友。游行观看。到尼拘陀树下。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照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 【白话】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当时这座城里,有一位长者,财宝无数,(多得)无法计量。(长者)选择高贵门第(的女子)娶回来作夫人。奏起各种音乐,使她快乐。夫人怀孕,满十个月生下一个男孩,孩子身体柔软,面容光彩润泽,相貌端正,非常美妙,世间非常希有。父母和亲人眷属见到之后都非常欢喜,于是为他取名字叫威德。威德年纪渐渐长大,(性格)温和柔顺,见到的人都非常喜欢和尊敬他,远近的人都亲近信服他。(有一天)威德率领诸多的亲友四处游玩观赏,来到了尼拘陀树下,见到佛世尊,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的)光明照耀,如同百千个太阳一样,威德心中非常欢喜,上前顶礼佛足,退后坐在一边。佛随即为他宣说四谛法,威德心开意解,得到了须陀洹的果位。 【经文】 归辞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皆共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威德比丘。宿植何福。身体极软。颜色鲜明。又为众人所见敬仰。遭值世尊。出家得道。 【白话】回家后就辞别父母,请求出家修行。父母喜爱怜念他,无法违背他(的意愿),便带着(威德)来到佛所在的地方,请求出家。佛随即对他说:善来比丘。胡须头发自然脱落,法衣(自然)穿在身上,便成了沙门,精进勤奋地修习,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具有三明六通和八种解脱,诸多的天人和世间的人都一起恭敬他。当时众位比丘见到这件事情后,对佛说:世尊,现在这位威德比丘过去世种了什么样的福德,身体非常柔软,面色光彩润泽,而且众人见了都恭敬他,(现在又)遇到世尊,出家修得道果? 【经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教化周[周:普遍,全部]讫。迁神涅槃。彼时有王。名槃头末帝。收其舍利造四宝塔。高一由旬。而供养之。时有一人值[值:遇到,碰到,正好]行往到。见彼塔上。有诸萎华。尘土坌上。即取萎华。拂拭使净。还用供养。发愿出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颜色弈弈。有大威德。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故有威德。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拂拭华人。今威德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白话】 这时世尊告诉众位比丘:你们仔细地听着,我应当为你们分析辨别解释说明。过去九十一劫前,在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名号叫毗婆尸。教化众生(的事业)全部完成之后,神识迁离,证入涅槃。当时有一位国王叫槃头末帝,收集他的舍利建起了四宝塔,高一由旬,来供养舍利。当时有一个人正好走路路过这里,看见那座塔上有许多枯萎的花,尘土落在上面,便取下枯萎的花,(把花)擦拭干净,还用来供养,发下了大愿后离开。由于这样的功德,九十一劫中,不会堕落到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无论)转生在天上还是人间,面容都光彩奕奕,有广大的威德,享受到天人的快乐。直到现在遇到了我,还是非常有威德,出家修成道果。佛告诉众位比丘:要知道当时那位擦拭花的人,就是现在的威德比丘。这时众位比丘听闻佛所说的,都心生欢喜,恭敬地遵照实行。 有大力缘六十四【经文】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 Leave a comment